第23章 孝女朱晽(1/4)

林爱民拿来的三篇小说中,《森林里来的孩子》给《燕京文艺》,《灵与肉》要投《人民文学》。

看似是听从陈思崇的建议,其实他来之前,就有这样的打算。

现在《收获》不曾复刊,《当代》还没创刊,论及影响力,《人民文学》肯定数一数二。

去年他们刊登《班主任》,推动文学创作者有新的思考。

那么现在施怀仁等人诋毁林爱民的小说,《燕京文艺》有后来居上的趋势,《人民文学》会怎样想?

当然不愿被超越啊!

既然刊登过《班主任》,自然会再接纳《灵与肉》。

燕京布局完成,这是北面。

林爱民要搞就搞大的,自然不会放过魔都。

《收获》还未复刊,他第三篇小说投《魔都文艺》。

《魔都文艺》去年复刊,影响力也是蛮大的。

章德凝能点头,足以表明林爱民眼光独到。

“我走了!”

顺了《燕京文艺》两张邮票,他在章德凝啐骂中告辞。

看看时间还早,林爱民去了国文出版社。

他要找范镛。

三联书店并入国文出版社,作为国文出版社副社长的范镛,应该在朝阳门内大街320号的总部工作。

报出《凿井记劳》和自己名字,林爱民很快见到对方。

“想在港岛发表《凿井记劳》?”

范镛道破林爱民的来意,话里透着唏嘘:“年轻人很有锐气啊!”

方珍拿来稿子时,他提及只能在港岛发表。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引发的轰动,范镛也有所耳闻,猜到林爱民的用意。

“是!”

林爱民郑重点头:“我自认写的小说够温润谨慎,他们还是不肯放过我。”

“如今只能奋勇向前,请范老助我!”

他向范镛躬身。

“包在我身上。”

范镛毫不掩饰眼中的欣赏:“最近一期《广角镜》,必定有你这篇文章。”

“谢谢!”

林爱民转身离开。

“可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