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五日(2/3)

祝今夏的行李箱泡汤了,于小珊便好心提议先穿她的。奈何两人身型悬殊,穿上她的衣服,这位支教老师像披了只麻袋。

白T大裤衩,和她设想的职业形象相去甚远。

换下来的男士夹克搭在椅子上,于小珊没忍住多看了两眼。

祝今夏解释了衣服的来源,她仍在纳闷地盯着夹克。

奇怪,怎么好像在哪见过?

但也没多想,等祝今夏换好衣服,于小珊看了眼窗外,“今天周日,一会儿学生就返校了,趁他们还没回来,我带你熟悉一下环境。”

没想到绕场一周,祝今夏就打起退堂鼓来。

非她娇气,眼前的状况实在一言难尽。

第一重困难是水源。

山区没有自来水系统,于是学校靠水吃水,引来对岸的江水,灌入操场旁边的蓄水池,未经过滤,池子里长满青苔,泥沙遍布。

讲究点的老师会挑水回去,烧开了喝,不讲究的就和学生一样,直接饮用。

此外,学校也没有澡堂,所有人都在这里洗漱。

注:洗漱=洗脸刷牙。露天场合,没法洗澡。

“那洗澡怎么办?”

“等到放假,回家再洗。”

“一星期洗一次?”祝今夏难以置信。

于小珊摇头,“不是一星期,是两星期。”

山区不似城市,这里的孩子上学堪称跋山涉水,家里条件好点的有摩托车接送,大部分都是靠两条腿,为减少交通成本,学校两星期才放一次假。

“那老师们呢,他们怎么洗?”

“本地人住得近的,隔三差五骑车回家洗,外地人就烧水抹抹身子。想洗个痛快澡的,也能去镇上的澡堂,那里有木桶浴,三十块钱一次。”

于小珊又想起什么,笑道:“啊,还有,离这不远有个天然温泉,之前有老板开发,后来不了了之,倒是便宜了我们。就是洗的时候需要人望风,不然洗的正高兴,有人闯进来就不好了。”

让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城里姑娘,每天自己挑水,咬咬牙也能做到,但直饮江水,大夏天的不能洗澡,祝今夏无法接受。

第二重困难:餐食。

藏区的小学不仅是义务教育,连同餐食住宿都由学校负责,也因此,食堂只提供学生的饭菜。

“那老师们上哪吃饭?”

“都在宿舍里自己解决。”

“哪来的菜?”

“有摩托的老师,每个周末会去最近的镇上采购,顺便帮没车的老师带回来。”说到这里,于小珊挺起胸膛,“放心,以后你的菜就包我身上了!”

“谢谢你啊。”祝今夏缓缓道,“问题是,我不会做饭。”

“……”

“……”

情况不妙!

于小珊有点慌,校长把接待新老师的任务交给她,可别还没上任,人就跑了!

她赶紧转移话题:“夏老师——”

“我姓祝。”=_=、

“咳——”于小珊猛一咳嗽,“我是说祝老师,要不我们先去看看住的地方?”

宿舍倒是无可指摘,老教师宿舍已满,学校将新建的小楼安排给祝今夏,楼里不仅有雪白的墙壁,还有大理石地砖,据说是市里一所对口小学援建的。

唯一的问题是——

“我一个人住?”

整栋三层小楼,孤零零立在食堂后方,前不见人,后方是江。她已经可以清楚想象到,时至深夜,整栋楼只剩下她一个人时,会是怎样的场景。

越参观,越后悔。

但来都来了,难道还能打道回府?

祝今夏一路都在心理建设,直到从宿舍出来,于小珊带她找厕所。

学校没有独立卫生间,共用一个公厕。低矮的平房外,墙壁斑驳脱漆,左右各用红漆写着歪歪扭扭的“男”,“女”。

即使从宿舍出来,绕了大半个学校才抵达;

即使大老远就闻到了难闻的气味;

祝今夏也还在自我安慰,以往旅游找厕所,脏乱差的也见过不少。

她屏住呼吸,镇定地走进去了。

半秒钟后,一道闪电冲出来了。

夏天。

旱厕。

没有冲水系统。

小孩们新陈代谢旺盛。

便池里排泄物堆积如山。

那道闪电从于小珊身边掠过,头也不回冲出十来米远。

于小珊懵:“哎,你就上完了?”

不上了。

憋死她算了。

味道充斥鼻端,久久不散,祝今夏脸都绿了,胸闷气短,扶在老树上不住干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