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折叠玻璃原理!(1/4)

刘仁山摇摇头道:“暂时没有什么进展!公司专利旋转成型法虽然能够把玻璃厚度控制在最低五十微米,在厚度这方面确实跟AR膜差不多,但是玻璃始终还是玻璃,玻璃这种材料根本上就几乎不可能进行多次折叠。

更不要说按照您的要求,这款玻璃面板起码需要五万次以上的折叠需求!”

实验室虽然成立不到一个月,刘仁山带领的团队其实早已经通过公司的旋转成型法生产出一批五十微米(毫米)厚的玻璃进行研究,并且也生产出已经能够折叠的玻璃,只是这些玻璃经过测试最多也就只能折叠二三十次内部材料就会疲劳脆化,后续无一例额外都直接破裂。

陈景鸿本来就没有想过刘仁山此时能够真把自己要求的折叠玻璃研发出来,毕竟玻璃材料大家都懂硬度很高柔韧性确实非常之低。

上个星期他特意购买了一台四星集团的折叠屏手机,接着耗费二十万通用点升级手机上的保护膜经过定向升级成为玻璃材料,然后又耗费了近百万通用点学习了这个技术。

在购买了技术瞬间,他整个人再次半梦半醒来到上次的那个系统空间开始从零开始研究,目前刘仁山这个情况里面他也遇到过,一开始也是先突破玻璃厚度方面,结果无效又从多方面考虑过突破,等他把那块能够承受十万次以上的玻璃研究出来的时候系统空间中起码过去将近二十年。

这二十年不代表现实中也能在这个时间研发出来,毕竟系统空间任何材料无限供应不说,其中系统还会无形影响着研究思路。

“你说的确实不错,玻璃这款材料注定有局限性,虽然玻璃够薄折叠一两次没问题,但是内部材料每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在折叠部分做文章?在折叠部分的分子层上想办法改变其中的分子材料和排列方式。”

陈景鸿缓缓说出了这次研究的第一个重点。

当初在系统空间内,他也是突然灵光一闪想到这个问题然后开始从这方面开始研究,最终耗费十几年才终于研究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