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临阵调整(3/4)

李道宗在一旁蹙眉道:“卫公此举固然可以最大限度集中兵力以御敌,但太极宫一地却未必保险。”

这个话题并非第一次提及,但每一次都被否决,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谁都对玄武门之安危心里没底……

与兴庆宫整个处于城内不同,太极宫却通过玄武门连通场外军营,寻常时候,玄武门外的驻军可以起到拱卫皇城的作用,一旦城内发生战乱,军队可迅速通过玄武门抵达皇城各处,据守高大坚固的城池,挫败叛军。

然而眼下,玄武门外的左屯卫大将军柴哲威立场不明、摇摆不定,万一此人投敌,引兵强攻玄武门,仅仅依靠半支右屯卫以及镇守玄武门的数千北衙禁军很难守得住玄武门。

一旦玄武门丢失,太极宫便敞开门户,其中的皇子公主、嫔妃婕妤尽成叛军之俘虏……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若是太子搬回太极宫,结果柴哲威反叛,引兵自玄武门而入,那就等于抄了太子的后路,唯有败亡一途。

以往,每每谈到此处,李靖便缄默不语,但是今日却一反常态,坚持道:“诸位,左屯卫的确是齐编满员的一卫之军力,但是其战力未必就强的过半支右屯卫,毕竟右屯卫上下当初可是追随房俊兵出白道、覆亡薛延陀的精兵悍将,其实左屯卫那些缺乏操练的酒囊饭袋可比?更有张士贵率领北衙禁军镇守,玄武门定然固若金汤!而殿下若是一直在这兴庆宫,吾等便必须兵分两路,万一叛军各个急迫,局势太过被动。”

他一直坚信房俊麾下的右屯卫远远抢过柴哲威的左屯卫,即便眼下玄武门外的右屯卫只剩下半支,甚至全军灵魂房俊身在西域,依旧如此。

崔敦礼亦道:“右屯卫全军装备火器,接受的乃是全新的战术战法操练,可以将火器的威力最大化,如今这套战术已经在兵部以及书院做更深层次的研究、改进,相信不久之后,将会推行到所有装备火器的军队。故而,若说右屯卫的战力乃是诸军之冠,并无不妥,只从越国公先后于大斗拔谷、阿拉沟两战大败强敌,便可见一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