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因人成事(3/5)

但是,即便没有昨晚的骚乱,杨一清也决定要尽快的发动渡河作战,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此次渡河,杨一清特意在上游安排了一支船队警戒。数十只竹排游弋在主攻船队的上游位置,便是为了防止敌人用火攻之策。

于此同时,为了应付敌人在渡口沉下的障碍物,阻碍大船靠岸的手段。杨一清采用了史镛的建议,在大船上准备了小船。一旦受阻,则放下小船冲过障碍,直扑渡口。

至于请张延龄派兵协助渡河,只是一个姿态罢了。杨一清并没有指望着依靠从宁夏城赶来的骑兵为帮手。他之所以向张延龄提出出兵的请求,便是要将这场渡河作战变成是他和张延龄共同配合的一场战斗。就和之前那场失败的渡河作战一样,不是他的个人行为。

这其中的深意,意义重大。

浩浩荡荡的船队过了河心位置,前方十艘大船开始加速。此刻已经无需再有任何隐瞒踪迹的行为。随着号角声吹响,所有的船只点起了火把,升起了船帆,开始全速前进。

一时间,近一百五十艘大小船只就像是在黑夜天空之中乌云散去之后突然闪亮的繁星一般,铺满了整个渡口河面。所有人都紧张的咬紧了牙关,瞳孔收缩,准备好迎接对岸的猛烈打击。

对岸有了动静,崖顶上闪耀起了火光,码头上也有人群晃动。有火炮开始轰鸣,在黑暗的崖顶上爆裂其了绚烂的火光。此起彼伏的爆炸和火光之后,一切却又归于了寂静之中。

想象中的炮弹呼啸而来,砸在河面的场面没有发生。想象中的床子弩的弩箭破空的风雷声也没有出现。一切都出乎意料,渡河船队没有遭遇任何的及远程的打击。

杨一清皱着眉头瞪着对面,心中疑云升腾,心里有些发毛。

“上游船队有无动静?有没有发现叛军火船的踪迹?”杨一清喝道。

船上信号手发出灯光信号询问,上游游荡的竹排发回信号表示一切安静,并无异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