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三章 日常(2/4)

赵阜做的很不错,工程进展也是相当顺利,甚至速度远超预期。主要是在能施工的时候,都是二十四小时轮班到的,那边都是农村,也不存在扰民的问题。甚至于那边的百姓们十分希望被搅扰,那是他们厌烦了的土地上的活力。

如果是闲情逸致的种菜、养花,有一片随意自己装点玩耍的园子,那么中国人大抵都有如此田园情节。但若是地里刨食为生,那么农民大概是不喜欢的,能干净,没人愿意脏,能轻快,没人愿意累。

现在多好啊,地占了,房子也占了,全都迁到了一起,家家两层半的小房。以后政府也给安置工作,赚的还比以前多。现在吵一吵,又能怎么样?

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预计到明年秋天,就可以搬过去开展工作了。住房以及一小部分的办公场所都建设完了,算上装修、去除甲醛等等,从施工到入驻,一年半的时间。

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的办公楼都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大片的三四层的宏大建筑,虽然是古代形制,但就建造难度来说,当然是比建高楼更低的。现场还有古建筑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没什么大问题。

总区建设当然也有高楼,那些楼的工期比较长,属于奇观类型。

至于公司事务的另一部分,就是对外的国际事务。

这方面一直有纠纷,洋鬼子现在没事儿就要谴责一下龙腾集团。至于制裁套餐,那是早都上了的。在国际上,龙腾集团没有任何一个合作伙伴。

这些事就是小意思了,王言才不怕制裁呢。哪怕什么都禁止,强身丸不是也在世界范围内热销呢么,并且越来越热,销量快速攀升。强身丸的销售,洋鬼子挡不住。有钱的从官网买,等着跨越大洋的洲际快递,钱不是那么充足但还想吃,就想方设法的购买走私货。

现在走私业务都已经成熟起来了,强身丸真正出头,才不到一年的时间,销往各个国家的路线就已经完善起来。国内的收购网络,也已经形成了规模。

甚至听说有人拿面粉兑药材搓成丸,拿出去糊弄洋鬼子,这种事儿还不是个例……

如此说说笑笑的聊了半个多小时,赵阜带着那个年轻人离开,王言家里又是回复了之前的样子,又闹又静。

等到卫岚再出来的时候,就看到王言在那里拿着一个十分简陋的镜头,正在弄着相机对着两个孩子还有阿猫阿狗一顿的拍拍拍。

搞科研的这帮人,考虑的还是很周全的,不仅弄来了镜头,还给配了个相机,因为相机接口不同,镜头也没办法直接拧上就拍。

倒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普通的全画幅相机,几千块,还是新买的。

“这就是你说的光学项目组那边的成果?”卫岚凑近了看着简陋的镜头,怀疑的问道,“能行吗?”

“人家能给我送过来,肯定是行的,他们知道我懂摄影,要不然也不会给我寄这种原型。而是直接派人过来给我开课,教我如何分辨镜头素质的好坏,这支镜头的优势又在哪里。”

说话的时间,王言就咔嚓咔嚓的给卫岚照了好几张。卫岚还十分配合的蹲在两个孩子中间,开心的比手势。

眼看着王言照完就走,到了旁边往电脑里传照片。

她跟着过去,在一边看,说道:“光生产镜头不赚钱吧?得有自己的相机,全生态才行的吧?”

以前想当宠物博主多赚钱,卫岚是研究过各种的拍摄设备的,对于相机很有一些概念。

到底是大老板了,卫岚并不清楚镜头的收入有多少钱,但是她知道这并不是大众化的产品,收益肯定有限。而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上,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全生态的开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才值得做一做。

但实际上,卖镜头的收入其实还是可以的。若是做全了焦段,根据畅销的相机品牌做卡口,一年还是可以赚上几个亿的。不过这一点营收,对于集团来说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王言摆弄着电脑,放大着图片,观察着各种细节,判断着这一支偶然产物的镜头的优劣。

他笑着说道:“赚不赚钱都得做,咱们要把技术掌握到。而且应用的范围还是很多的,工业镜头、还有卫星上的镜头等等,这些咱们都有需要。而且也有手机的项目,这些技术在手机摄影上也是可以应用的。现在既然出了成果,把这个项目拉出去,专门成立一家影像公司,也是可以的嘛。

卖相机是副产品,赚钱也是以亿计的。这些钱砸进科研里,资金就相当宽裕了,属于是白赚的钱。还能再提供不少的工作岗位,这是咱们大企业的担当吗。”

“觉悟就是高。”卫岚比着大拇指,“那我这就安排下去?”

“成立一家龙腾影像,把这个项目组划过去……”王言点了点头,直接开始安排任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