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真金白银的较量(4/4)

……

“想什么呢?”

浦江城的慢车道上,江家的俩兄弟并排踩着自行车。

江海见老三都快骑上马路牙子了,便提醒了一嗓子:“是不是在为燕京的那位老专家担心呢?”

之前江海就有一种感觉,虽说徐邦达这篇《徐熙落墨雪竹图》的稿子是自己受人之托。

却没曾想老三比自己还要上心。

“我操那份闲心干嘛。”江山及时调整了行驶路线。

重活一世,他是来过日子的,不是来结梁子的。

再说,这《雪竹图》上的秘密,原本就是人谢稚柳发现的。

他不过是将这件事的发生时间提前了一年半载,也顺带帮大哥添了一分香火。

“哥,”江山趟着车轱辘说道:

“等过些日子你拿到谢馆长的投稿后,记得和徐老的那张搁在一块收起来,可千万要保存好了。”

“放心吧,”江海早记住了:“我连牛皮纸袋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谢馆长来投稿了。”

“你可真是我亲哥,”

江山听乐了,一开心便唱了起来:“路漫漫、雾蒙蒙……耳边响起驼铃声……”

江海最近总被这个调调绕着:“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

第二日一早,浦江文物局的领导几乎全上博物馆来了。

春风满面的谢馆长,正在向大家呈现战果。

众位专家纷纷道贺,有关徐邦达的那篇《徐熙落墨雪竹图》,仿佛更无足轻重了。

与此同时,燕京的故宫。

为了表示对北大医院二位院长的感谢,徐邦达、朱家缙和启功,正陪着胡院长和马院长参观故宫。

这一会,几位老先生已经走进了一间文物修复室。

“字画属于有机质类文物,为了更长久的保护这些千古名画,一般搁在展厅里的展品以临摹画作为多,二位院长今天来的巧了,”

朱家溍笑着指向前方:“看见没,那就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

“那就是,”胡院长是知道深浅的:“我今天可真有眼福了。”

一张硕大的书案之上,一幅长卷虽只展开了部分,但已能瞧出其不是凡品的气质。

和它上下而至的,却是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作。

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位上了岁数的女同志正在这幅画上,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她就是著名的临摹大师冯忠莲,而眼前这幅《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每天从库房领出来,”

徐邦达背着手立在画旁:“下班前再送回库房,十年的时间陪尽了小心,稍有不慎就得重头再来。也就是她了,换我肯定扛不下来。”

冯忠莲只笑不语,稳稳的控着笔墨。

就在大家伙小声感叹,表示滔滔敬意时,门外忽然有位小同志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徐老,您赶紧回办公室接电话去,馆里的电话都响乱套了。”

徐邦达神色一凛:“都是找我的?”

朱家溍眉一皱:“出什么事了?”

启功:“咱们还是赶紧去看看吧。”

于是,大家伙赶紧移步文物研究室。

真的就如说得那样,一个接一个的电话,响得不可开交。

“请问是徐邦达老先生吗,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关于您之前发现《富春山居图》真迹的事,能跟我们详细说说吗?”

“我是《燕京晚报》的记者……您是如何鉴定出乾隆的判断是错误的?”

“徐老,我们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您现在有时间接受我们报的独家采访吗?”

“是徐邦达老先生吗?我这里是香江的《文汇报》……”

“现在,我就想弄清楚一件事,”

抓着电话的徐邦达,已经有点晕了:“我这个老黄历,你们究竟是打哪知道的……”

(本章完)